近日,南海區正式發布《穿條式隔熱型材生産工藝技術規範》(T/FSAS 73-2023)和《噴粉鋁合金建築型材耐老化性能試驗方法組合熒光紫外燈法》(T/FSAS 74-2023)等兩份團體标準,這是南海區以技術難點突破爲手段,破解行業共性問題、推進鋁型材産業質量提升建設所結出的最新碩果。
南海區是聞名全國的鋁型材産業基地,受多重因素影響,近年來鋁型材行業進一步發展面臨重重困難,而通過技術難點突破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成爲行業共識。
近日,南海區正式發布《穿條式隔熱型材生産工藝技術規範》(T/FSAS 73-2023)和《噴粉鋁合金建築型材耐老化性能試驗方法組合熒光紫外燈法》(T/FSAS 74-2023)等兩份團體标準,這是南海區以技術難點突破爲手段,破解行業共性問題、推進鋁型材産業質量提升建設所結出的最新碩果。
南海區是聞名全國的鋁型材産業基地,受多重因素影響,近年來鋁型材行業進一步發展面臨重重困難,而通過技術難點突破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成爲行業共識。

一方面,鋁合金建築型材中的隔熱型材因其擁有的隔熱、隔音和密封性能,成爲國家大力提倡使用的節能環保綠色材料。然而,實際行業中該類産品質量參差不齊,大多數憑經驗制定,迫切需要制定規範的穿條生産工藝技術來指導生産過程。

另一方面,噴粉鋁型材已成爲鋁型材系列中占比最多的種類,占總量超過30%,其質量及價格直接影響着行業的産品質量和銷售,行業迫切需要一種成本低而且快速的試驗方法以驗證進廠原材料塗料的質量水平。

2021年以來,南海區市場監管局以高标準打造鋁型材産業成爲“南海制造”品質标杆爲目标,制定并出台了《鋁合金型材行業質量提升行動工作方案》,并聯合佛山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中心等技術機構及行業組織對南海鋁型材行業進行全面摸底把脈,成功梳理發現隔熱型材産品質量不穩定、噴粉型材耐老化性能控制不理想上述兩項行業共性質量痛點。

通過走訪調研、技術研讨、技術攻關和技術驗證等環節,由佛山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中心牽頭,佛山市标準化協會、佛山市南海區鋁型材行業協會聯合參與起草,最終形成了《穿條式隔熱型材生産工藝技術規範》(T/FSAS 73-2023)和《噴粉鋁合金建築型材耐老化性能試驗方法組合熒光紫外燈法》(T/FSAS 74-2023)兩份團體标準。
《穿條式隔熱型材生産工藝技術規範》
規定了穿條式隔熱型材生産的工藝流程、基本要求、生産工藝要求、檢驗規則及産品質量控制等内容,規定了來料檢查時隔熱條的性能要求,對關鍵生産工藝點開齒、輥壓等工序,精确地制定了齒峰寬度、輥壓力等重要技術參數,采用此團标指導企業進行隔熱型材生産。

一是能爲生産企業減少隔熱條、型材複合加工調試時間1~1.5小時,快速進入生産階段;
二是能提高生産效率和産品合格率,确保隔熱型材的産品質量;
三是能有效地降低隔熱型材的生産成本,符合此技術規範的隔熱條比優等級的隔熱條市場價格低,使用這種隔熱條來生産隔熱型材産品也能達到産品标準要求。
《噴粉鋁合金建築型材耐老化性能試驗方法組合熒光紫外燈法》

規定了此方法的概述、儀器和耗材、試闆、操作步驟、試闆檢查、結果應用、精密度、試驗報告等内容,該方法可以近似模拟1000小時氙燈老化試驗結果,試驗時間爲9天(216小時),比常規耐老化試驗時間縮少了780小時,同時也爲企業相應節省噴粉試驗費用;該耐老化性能快速檢測方法能有效地縮短了試驗時間,方便生産企業提早獲知噴粉耐老化性能狀況,提早了生産時間32天,使得企業能正常生産、獲得商機;采用此耐老化性能快速檢測方法,企業可以每批進行老化性能檢驗,能避免誤用劣質噴粉生産和因産品耐老化質量不過關造成重大損失。
兩項新标準的發布,既破解了長期困擾行業發展的技術難題,有助于南海區鋁型材産品質量的提升,增強核心競争力,進一步增強市場占有率和市場影響力;其進一步的推廣又将帶來綠色環保生态效應,推動全社會節能減碳的行動,擦亮南海制造的品牌之光。